经济学的思想谱系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殿堂:经济学大师的思想》
《政治经济学辞典(中)》
[TOC]
前古典时代的经济思想:“城邦与王国的秩序”
古希腊人
古希腊人已经意识到劳动分工在集体生活当中提升效率的重要意义;在交换的问题之上,亚里士多德偏向私有制而柏拉图更赞同公有制:亚里士多德强调人的需要是有限的,获得超出一定数量的物品是无益甚至是有害的[1];在货币增殖的问题之上,普遍认同自然的繁殖,但是警惕货币的增殖;在价格和价值的问题之上,古希腊人已经有一定的“价格——价值”两分的意识。
色诺芬(Xenophon)
古希腊著名的奴隶主阶级思想家。他主要的经济思想贡献如下:
他已经知道物品有两种用途:用于使用和交换;
他已经意识到价格波动与供求有关;他同时意识到劳动分工的必要;
他认识到分工的规模取决于市场的大小;
他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货币的贮藏手段的功能。
柏拉图(Plato)
古希腊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奴隶主贵族思想家。他的经济思想集中体现于他的《理想国》当中:
关于分工与互助的相关论述:个人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但是才能是片面的,因此分工与互助是必要的;分工能够 ...
Python笔记(三) 基本数据类型
数字类型与操作
数字类型
Python语言一共提供三种数据类型:整数型、实数型、复数型[1]。
整数类型
整数类型有四种进制表示:十进制(默认情况)、二进制(0b或者0B引导)、八进制(0o或者0O引导)、十六进制(0x或者0X引导)。一般认为整数类型的计算没有取值范围的限制。
浮点数类型
浮点数类型表示带有小数的数值,小数部分可以是0,但是浮点数必须带有小数。浮点数形式下无法获得高精度运算结果,通过把浮点数转化成整数的方法能够实现浮点数的高精度计算。
复数类型
复数表示为(a+bj),a是实数部分,b是虚数部分,后缀用j或者J来表示。复数类型中的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的数值都是浮点数类型。
数字类型的操作
内置的数值运算操作符
运算符:+ - * / // % **[2];
整数与整数运算,结果是整数或者是浮点数;
整数与浮点数混合运算,结果是浮点数;
整数或浮点数与复数运算,结果是复数。
内置的数值运算函数
abs(x)——x的绝对值;
divmod(x,y)——输出为二元组形式:(x//y,x%y);
pow(x,y[,z])——(x**y)%z,其中%z ...
Python笔记(二) 程序的控制结构
Python笔记(二) 程序的控制结构
程序的分支结构
单分支结构:if 语句
Python中的 if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12if <条件>: <语句块>
语句块是 if 条件满足之后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语句序列,语句块中语句通过与 if 所在行形成缩进表达包含关系。if 评价条件的返回值,True则进行语句块,False反之。if 语句中条件部分能够使用任何能够产生True或者False的语句或者函数。
二分支结构:if-else 语句
Python中的 if 语句的语法格式如下:
1234567----------第一种----------if <条件>: <语句块1>else: <语句块2>----------第二种----------<表达式1> if <条件> else <表达式2>
语句块1是满足 if 后的条件时执行的一个或者多个语句序列,语句块2是不满足 if 后的条件的情形。
多分支结构:if-elif-else 语句
Python中的 i ...
非物的反噬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
这是一本关于一个全新名词“非物化”的哲学小品。当人类迈入数字化时代,我们不再面对卢卡奇所批判的物化,而是韩炳哲所提醒我们注意的非物化。非物化让我们被连根拔起,成为不断流转的数据流的孳生物。这是相当可怖的一种说法:我们能够注意到来自物的支配,但是来自非物的支配是内在的、隐蔽的、不显著的;以至于我们根本没有任何意识能够证实我们“从一片苦海游向另外一片苦海”。
从物到非物:一种技术意识的启蒙
第一部分:从物到非物,作者以简明利落的文字,完成了一次思想的启蒙。
秩序: 作者明确地指出,物构成了大地的秩序、地球的秩序;数字化秩序在今天正在接替大地的秩序:这二者之间的区分是鲜明的:物是固定的、外在的、可预期的、绵延连续的;而非物是依赖于短期刺激的、不持恒的、流变的。非物的存在让整个世界变得幽灵化;变得没有了朴实牢靠的手感[1]。
焦虑的消解: 海德格尔话语中的“此在”寓意着“在‘频繁地’与物‘打交道’”。这里的物指的是韩炳哲所言说的,被动地呈现在面前的“物”。数字化的秩序的目的就是要克服那种被海德格尔理解为人之生存本质特征的忧虑 ...
随感(五) 诞生在第一学年期末周的一些想法
这是一个挺有趣的现象,在我已经完成过半的考试之后,我突然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彷徨与焦虑不安的状态。当我产生这种感觉的时候,我在考虑什么?我认为停下来并且进行一次恰切的分析是有必要的。
**第一,而且也是首要的原因,我坚定不移地将这一点归咎于我的羡慕忌妒心。**通过各种高效的媒介,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在不同的时空里,站在本科生活的不同维度上发表着自己的想法与近况。对于大一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期末季结束、暑期美好的展望云耳;抑或者是在自己的某些平台上开拓了一些表达个性与思考的形象。我应该是认同这些形象的,否则我不会产生对之这样或者那样的态度;对于大二的学生而言,这可能更多地体现在更为重要的签证、学术科研成果等的展示上;空洞的自我怀疑、自我焦虑并不太会引起我强烈的共鸣,而在较短的时间差距当中的较大的身份认证成果差距,却会给我带来极大的触动。不出意外的是,每次我的情绪发生显著波动的时候,都是我通过这样或者那样的方式接受到了关于他人获得某种突破性成就的时候。这确实是“致命”的。
**第二,我将它归咎于我的好高骛远与空洞展望。**这也是非常容易理解与说明的。我总是喜欢从 ...
战争、记忆与宽恕
主要参考文献/书目:
《铁路劳工》
能在兵荒马乱的期末季腾出一些时间来记录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还是非常勇敢而真诚的。我真切地认识到,在恰当的时间内记录下自己的想法,不致使它们失真,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件善举。于是我在这里写下《铁路劳工》的一些感受。
(一)与《铁路劳工》的见面
第一次见到《铁路劳工》,我清晰地记得是在西单更新场的图书市集上的C区。那是燕大元照图书编辑部所摆的摊位。在众多端庄的法律专业图书里面,我发现了它,它静静地躺在新书中间,仿佛并没有任何被谁带走的欲望。或许任何的书都没有这样的欲望?我其实不特别在意描述二战的书籍,一方面是自以为自己对二战的了解已经足够了;二方面是以为一直回顾那段历史仿佛对现在没有什么更新的作用了(由于边际效应递减,所能从那些战争的过程当中提炼的故事基本上穷尽了)。但是为了给本家面子,我仍然微笑着带走了它。
在读之前,我对二战时期的日本始终保持着一种特殊而矛盾的感觉,这种感觉似乎还是不可调解的。一面地,日本军队普遍所表现出来的疯狂、残忍、与人性要求相悖;他们的米黄色军服、细长的九九式、锃亮的刺刀、急促而嘶吼般的军令……都无法不能给人一种毛骨 ...
《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
职业伦理(一)
以制裁作为参照,我们就能够确定所有法律和道德的规范。
职业伦理不是所有社会成员共有的伦理,与共同意识无关。8
道德生活的去中心化;功能的分化与道德的多态性是相应的。9
对于商业与产业经济活动主体的讨论:没有道德纪律,就不可能有社会功能。否则,便只剩下个体的欲求了,既然这种欲求本来就是无限的、无法满足的,倘若他们得不到控制,也肯定不能控制自身。12
任何能够在整体社会当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活动形式,要想不陷入混乱无序的状态,就不能脱离所有明确的道德规定。13
人类的秩序与和平状态,不可能依靠纯粹的物质根源或者盲目的机械论而自发地形成:这就是道德的任务。14
经济生活的非道德性也是公共的危险:去道德化的根源——>经济生活必须受到规定,必须提出他的道德标准,个体才不至于生活在道德真空之中。15
职业伦理(二)
个体无法像关注自身利益那样,不断意识到社会利益的存在。有一种体系似乎必然会把这些社会利益带给个体的心灵,迫使个体尊重他们,这种体系就是道德纪律。16
社会逐步扩大,两者的差别越来越明显。所以,任何职业活动都必须得有自己的伦理。17
社会生活首先是各项事业和谐一致的共同 ...
随感(四) 我们的津门
心灵这个东西好像真的非常喜欢旅行:去艺术展,心灵的艺术之旅;去音乐会,心灵的音乐之旅;去逛书店,心灵的知识浸润之旅;去旅游,给心灵放个假……给心灵放个假,这庸俗化的表达是不是真的能够表达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长期以来,它在我心中永远是一句“哎呀,说不清”!真的说不清吗?
我打算直接引用我在puq里的语言来刻画我的感受:
津门的生活真实地存在于另外一个平行世界里:闲适而安谧。
它有林立的高楼,却无法与我心中最深的Nostalgia产生任何的违和感。有那么一刻,我能静静地走在路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无关。
我不会试图解构它任何符号化的意义,也不会采用任何修辞术去增益它的光辉。只有那破碎的石子路,古静的老巷,桥下的木吉他,蹒跚的小狗,渐渐飞远的氢气球与奔向自由的海河水,能够讲述这片土地的价值。
长夜有穷,长日将至。
长夜有穷,长日将至。从静谧的闹市当中乘车折返,便看到了一政经哲学长分享的国外交流申请通过。我默想,这样的场景大抵不会发生在五大道与五大道周边。解放桥上20元一束的鲜花、张学良故居外50元的人力车、民园广场外若干元一只的童年气球,不甚懂得这些高深的现代造物。我所 ...
随感(三) 关于我们和书
(一)我和书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把书作为每天的食物了。这一方面可能得益于我自己在这一阶段抽出了更多的空闲时间慷慨地投入书海;另一方面可能是来源于自己前段时间里面对自身主体性方面内容作的一些浅薄的反思。适逢一些别开生面的图书市集举办,身临其境,确实能够感觉到那种沉浸的自如。用“空灵”来描摹这种状态是不恰当的,因为那是一种实然的满足感;用“充实”也不甚合适,因为同样的“充实”能够用在其他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之上,因之难以突出我“涌现”量级的对书的情感。
于是我宿舍的书桌被装满新书的袋子所包围。我想将它们一一罗列出来,一方面是回溯自己“冲动”的满足,另一方面督促自己去真正与无言的它们发生关系:
《在绝望之颠》 ——[法]E.M.齐奥朗
《长日将尽》 ——[日]石黑一雄
《炒作机器:社交时代的群体盲区》 ——[美]锡南·阿拉尔
《世界是如何思考的》 ——[英]朱利安·巴吉尼
《无处安放的同情》 ——[德]汉宁·里德
《法国知识分子的终结:从左拉到维勒贝克》 ——[以]施罗默·桑德
《日本思想史》 ——[日]末木文美士
《社交媒体简史》 ——[英]汤姆·斯丹迪 ...
随感(二) 多样性与焦虑二论
期中季会面临很多事情,但是没有什么是比坐在宿舍中整理孙老师午餐会的分享更为重要的事情了,在这时的我看来。
(一)“焦虑”的分析
在今天中午的交流中,我第一次准确且主动地意识到这些对于自己意识的有意分析(包括上一篇的分析),实际上属于“焦虑”的解释层面。通识教育的大胆尝试带来更多全新的体验机会的同时,也将一些潜在的问题暴露在了阳光之下:我自己便坚定地属于孙老师所作报告当中的人群。社会的流动正在加速,社会的出口的种类可以达到充分多;这一问题在充分长的纵向时间序列与充分宽的横向时间序列当中都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
正所谓元培学院的“残酷”,就是在我入学伊始,就被完全地抛在了陌生的空间之中。我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我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孙老师所提出的一个令我振奋的观点是,“焦虑”并不是天生附着着贬义的标签而出现。“只有真正在为自己思考的人才会产生焦虑。焦虑或许是我们作为独立的个人,使得个体性从传统当中跳脱出来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意义之上,焦虑可以作为我自身价值诞生的理念源泉。包办婚姻当然也可以变得很幸福,但是那终究不是自己的婚姻;另一所学校的案例则显得更有张力:四名土木工程系女生在一个宿 ...